跟一位看護在討論癌末個案,經驗上這樣的個案通常會有心裡不接受及身體病痛難忍的問題,並不好照顧。
看護:其實這個個案很好照顧,因為他什麼事都自己來。有一些事我想幫他忙,他都說不用,然後自己因為要做某些動作而滿頭大汗,氣喘如牛,甚至會因為自己做不來而掉眼淚。
我:對方的態度或口氣會不好嗎?
看護:這倒是不會,他有跟我說他還是希望凡事能自己來,真的需要協助時才請我幫忙。只是這樣我根本沒什麼事做了。
我:病人活動能力正常嗎?
看護:病人現在吃不下也無法下床,連坐都只能坐一下子就必須再躺下,否則就會很喘,看得實在很不忍,但又幫不上忙。
我:一般來說這樣的個案因病痛或者心裡無法接受的因素,脾氣會變得異常暴躁,尤其是對待周邊親近的人。他們也都知道,可以讓看護做一些事來緩解他們的不舒服或者發洩不適的感覺。但聽你這樣說來,這個案沒有這種情形,這在我的經驗上是非常少見的案例。
看護:對,這樣的病人其實滿值得尊敬與尊重。
我:你不覺得這樣的病人很有修養嗎?他們不是拒絕你的協助,而是想盡可能地過正常人的生活。
看護:這倒是。可是這樣一來我不就沒事做,尤其是家屬會怎麼看我?
我:家屬的反應一般也會跟病人一樣,家屬通常聘僱看護的原因是沒時間或沒能力照顧病人,只要病人對看護的反應是好的,家屬一般不會有意見。
看護:那我應該怎麼跟這個病人互動?
我:你可以試著在他很辛苦時安慰他,在他心情不好時鼓勵他,多提供一些正面的力量。協助他進行活動時動作輕些,語氣柔和些。
看護:你說的這些我真的沒想過,有差嗎?要怎麼做?
我:當然有差。如果人家覺得你是在幫助他,另一種是他請你來幫助他們,這會讓人心態不同,你的感受也會不一樣。
看護:意思我懂,但做法我還要再學習。
我:希望你與病人的互動能有所改善。如果有什麼問題,我們可以隨時討論。其實,我很多經驗也是來自像你這樣的看護。